走进莺歌海盐场:山海相拥“雪”皑皑

发布时间:2022-02-04 15:06:00 作者:
       一侧是一望无垠的大海,一侧是高耸延绵的群山,在这琼岛的西南一隅,在这山海相拥的地理标志点,不知是怎样的地质变迁,物换星移,才成就了如今这一马平川的开阔滩涂。

  莺歌海,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如今谈起它,许多人只觉这是一个岁月静好的渔港小镇,而在许多国人的记忆深处,莺歌海盐场是地理教科书中的一个记忆碎片,是青少年时代对祖国南疆大好山河的向往。

  相比洋浦的千年古盐田和东方盐场,莺歌海盐场开发要晚很多,仅有几十年历史,却是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盐场。从战争年代到现在,一代代人的坚守,化作数十年来一格格晒盐池,一座座盐堆,如初雪般澄澈人心。语言很难准确描述莺歌海盐场所具有的历史厚重与现实沧桑,只有走进它,于细微处体悟,才能更好理解这片土地的“咸”与“甜”。

  鬼斧神工 盐是人与海的天然纽带

  “不用来生产盐岂不可惜了。”走访过程中,谈到莺歌海盐场的自然条件,总有盐场老职工发出这样的感慨。

  是大自然怎样的鬼斧神工,让莺歌海盐场成为晒盐的宝地?首先,向南看去,莺歌海之滨,有十几公里长的天然大沙堤,沙滩平缓绵延,形成一道既可以防汛又可防浪的沙坝;而在北面,高高耸立的尖峰岭和连绵的群山,倒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为盐场挡住了来自北方的狂风暴雨。

  因此,这里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太阳持续地向地面喷洒光热,这里强烈的光热条件,使海水从纳潮到成盐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盐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

  又由于近3800公顷的范围内,三分之一为沼泽和咸湖,盐场周围没有能排注大量淡水的河流,导致海水不易稀释,所以,莺歌海海水的含盐度极高。盐是人与海在此处的天然联系。

  顺着盐场的夹竹桃大道走,会经过两座桥,分别是纳潮一桥和纳潮二桥。俗话说,有纳潮桥便会有纳潮口。顾名思义,纳潮口是根据海水潮位高低收纳海水。在盐场的纳潮口处,潮水从海上涌来,带来了许多海沙,海沙在纳潮口处淤积,挡住海水的去路。

  海水从纳潮口进入纳潮沟之后,便进入了纳潮闸,然后通过纳潮闸进入蓄水池,盐场人称此地为大湖。大湖负责海水的蓄积,海水在这里经过初级蒸发,然后进入160公顷的蒸发池。

  从大湖进入蒸发池,再到初级滩、中级池、高级池等等。随着时间的流逝,海水越往里走,水分不断蒸发,盐的浓度便越高。高空俯拍,可见绿莹莹的蒸发池,黄澄澄的卤水池,白晶晶的结晶池。

  浓度不同的池区,在阳光下,散发出不同的色调:天青、浅黛、轻黄、淡紫……3000多公顷的大平面,便像棋盘一样摆在眼前,那远远近近的池滩,整整齐齐,鲜明耀眼,仿佛一格格的“天空之境”。

  当海水来到净盐池,它已变成了奶白色,水里飘着一层层结晶的盐花。细看之下有棱有角,像宝石花,日光下闪闪发光,让这里远看如同一片亮晶晶的水晶湖。海水走到后,告别了水分,便造就了盐田盐山的别致“雪”景。

  “盐田万顷莺歌海,四季常春极乐园。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刚好在一个甲子前,郭沫若用诗歌来赞美莺歌海盐场,既写出此处自然环境之美,更以“烧干海水变银山”这样极富浪漫豪情的文字赞美了人力的伟大。

  赫赫有名 莺歌海的盐是“甜”的

  上了年纪的盐场职工,对那首献给莺歌海人的歌依旧十分熟悉:我爱莺歌海,盐田如雪白,清清的流水飘着红云彩;草是我们除,路是我们开,汗珠结成满地银,枪不离手志不改……从“盐田如雪白”的美景到“草是我们除,路是我们开”的豪情,这首歌带出了盐场开创之初的往事。

  “创业的英雄到哪里,哪里的江山更可爱。”《莺歌海盐场场志》序言中这样写道。1958年3月,5600多名转业、退伍官兵乘着军舰来到莺歌海,缺淡水,他们就从数十里外运过来;缺蔬菜,就改良盐碱地;缺房屋,就搭建茅草棚……他们用“以一当十,十当百,誓把荒滩变银山”的豪情翻开了海南制盐历史新的一页。

  几十年的光阴过去,山河巨变,莺歌海盐场不复当年的盛景,但有一件事却在当地人口口相传中始终没变。“莺歌海的盐是‘甜’的”,许多莺歌海盐场职工都提到这句话。盐怎么会是甜的?尽管老职工们造出的盐可能比许多人吃过的饭还多,但这句话还是令刚到此处的游客诧异不已。

  当游客听完老职工们讲完盐场的故事,从他们脸上看到对莺歌海盐的骄傲和自豪,游客也许便会理解到这是一种对生活和历史的形象比喻——莺歌海盐场曾带给他们甜蜜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