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打造休闲康养胜地

发布时间:2021-11-19 17:12:00 作者:王志远
全地域谋划打造、一体化规划实施、全空间景区化建设、全产业融合发展、全社会参与行动等是全域旅游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白沙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全面提升白沙综合竞争力。我国不少省份也纷纷实施旅游战略,特别是我省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的巨大成绩,不仅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还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振了海南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极大增强了海南在乃至世界的综合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白沙县发展全域旅游的现状分析

白沙以生态良好著称,有“山的世界、水的源头、林的海洋、云的故乡”的美誉。它不仅是海南生态核心功能区,也是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松涛水库 80%的集水面积在白沙境内。全县大小山峰有 440 座,拥有海南省第二高峰鹦哥岭,森林面积 267.79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 83.47%。

白沙陨石坑

(一)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白沙起义遗址、琼崖纵队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有陨石坑、红坎瀑布、南开石壁等自然景观。是海南黎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民族文化浓郁而独特,双面绣、骨簪、老古舞等 8 项民族文化被列入国家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给白沙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与白沙生态优势叠加融合,形成了新动能和综合效应,为白沙旅游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海南四季春天温泉小镇康养基地、打安镇长岭村乡村旅游建设工程、海南白沙地质公园、圣哒哒河畔公园、白沙起义枪纪念园以及高峰新村、白准村、罗帅村、高石老村、芭蕉村等一批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已初具雏型。

(二)实施“旅游+”正当其时。目前,白沙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能级提升的“换档期”,干部群众对完善城乡功能、提靓城乡形象、提升旅游品质有一定共识。这为实施“旅游+”、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切入期。大力推进旅游与城乡建设、商贸会展、文化体育、健身康养、生态保护、农业产业以及水、电、气、路、讯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助推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二、白沙县发展全域旅游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白沙县还存在对发展全域旅游认识不充分、理解不全面、发展思路定位较模糊、精品旅游景区数量少带动力弱、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空间规模不足、产业链不完整、融合度不高、体制机制保障不够有力等影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短板,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提升精品旅游景区,完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拉长旅游产业链、提高产业融合度,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的满意度。

三、白沙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

白沙要以生态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一业带动、多业融合、重点突破、全域推进”的工作思路,以“金山银山践行区、生态观光旅游区”创建为契机,科学布局旅游空间,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好“旅游+”文章,打造集山水田园观光、休闲养生度假、多元文化体验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努力促进区域旅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加快建设休闲康养目的地。

(一)科学布局旅游空间,建设绿色休闲观光旅游长廊。

要紧抓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区、生态观光旅游区、生态特色农业基地”的总体发展定位,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地质遗址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等产业的全域旅游格局,依托生态、文化、产品特色实现“旅游+”的跨界融合发展的景区,乡镇为点、引路为线,串点成面,构建“点-线-面”的全域旅游布局,形成一条绿色生态景观长廊,成为白沙一道新的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二)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打造旅游新格局。

白沙要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 A 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完成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圣哒哒河畔公园升级改造,建成国家 4A 级景区。同时,进一步强化精品理念,盘活资源、精心改造、合理利用,大力发展特色民宿,营造极具年代感的情怀小镇;利用光雅阜喜温泉、九架岭田园热带雨林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松涛水库等自然资源营造优美宜居的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环境。实施景区、城镇一体化发展,以景区理念做好旅游规划,以景点标准建设每个村组,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旅游新格局。

(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丰富旅游胜地内涵。

要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把旅游产业作为壮大农村经济的重要领域,下大气力挖掘农业、农村中的旅游元素和资源,依托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民居村落、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抓好美丽乡村、茶叶生态园、邦溪龙溪森禾源生态养生产业园、邦溪镇对俄村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养生社区、邦溪镇牙布伦田园综合体、海南芭蕉风情小镇、海南四季春天温泉小镇康养基地、荣邦雪茄黎寨、打安镇长岭村乡村旅游建设工程、海南白沙地质公园、圣哒哒河畔公园等项目建设,开发农耕体验、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等新产品,走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新路子。做好传统民居和国营农场老街的修缮保护,着力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康体养生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春赏百花、夏拥清凉、秋乐采摘、冬季温泉四大特色乡村旅游片区,让四季旅游不断档。

(四)做好“旅游+”文章 ,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要以“处处是景点、人人是形象、遍地是资源”的发展理念,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将旅游与产业发展、项目推进、致富增收结合起来,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1.要通过旅游+新型城镇化,加快公园、水体景观、生态停车场、亮化绿化、风貌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扮靓美丽白沙、建设山水宜居县城。

(1)提升县城品质,打造山水城市。一是要加快县城旧城区改造,提升街道立面改造品质,并实施美化、亮化和绿化工程,让白沙县城更加精致、整洁、宜居。二是要加强城市风貌管控,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升县城品味。保护城区自然山体,开辟县城绿廊,构建山水交错辉映的自然空间。同时,严把规划设计关,新建楼盘的设计要高端上档次,且各有特色不重复,让每一幢建筑物都城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三是打造林水相依的森林城市,把“水”的文章做到,把“绿”的蓝图绘至完美,形成“一城春色半城水,一河两岸皆美景”的秀美风光。要重新提炼南叉河两岸和生态文化公园的景观及灯光的规划设计,打造生态观光带,使南叉河两岸树成林、天更蓝、水更绿,让白沙真正成为独具特色魅力的生态绿城。同时,南叉河是全省少有的贯穿县城的河流,其水质清、长度长。要在南叉河中建设集音乐喷泉、激光、灯光、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水景表演体系,提升城市人文化,为广大市民营造旅游、休闲生活的好去处,并吸引外地和附近市县的游客来观赏,从而拉动白沙的经济发展。四是要加快生态停车场建设,推进白沙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进程。

(2)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小镇,拉长旅游产业链条。要以“一镇一产业、一镇一风情、一镇一特色”为格局,巩固和提升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邦溪农产品加工小镇、七坊养生渡假温泉小镇、金鸿山水度假休闲小镇、荣邦雪茄风情小镇、白沙体育旅游小镇等 6 个特色产业小镇。从各小镇的资源禀赋出发,因镇制宜建设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经作、苗木花卉、特种养殖等热带休闲农业和乡村发展旅游为特色的小镇,温泉养生、黎苗文化旅游、会展、体育休闲、影视等旅游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小镇,旅游纪念品制造加工、农产品加工物流、互联网、创客创意、冬季办会、科教等创新创业为特色的小镇等。

2.要通过旅游+新型工业,发展特色旅游商品、户外用品。

白沙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加快发展 3D 成像、3D 打印等新兴产业和具有创意性的工艺品制作等新型工业,发展以品牌文化、厂区环境、高新技术、生产流程等文化、技术和物资要素为资源的复合创新型旅游,让广大游客通过工业旅游活动,在观光休闲的同时,既能切实感受工厂和科技奥秘,也可以回归自然,体验生态之美,让工业旅游企业在直接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企业美誉渡,树立和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此外,要开发独具特色的黎族民俗旅游产品,在保持黎族服饰、饮食、手工艺品等传统特色及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加以包装设计,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还要创办创意食品加工厂,如:创意雪糕,雪糕图案是具有白沙特色的生态风景,木质手柄精致如书签,不仅创意十足,味道还超好。

3.通过旅游+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建设一批集产业观光、科普认知、农耕体验、摄影写生、采摘垂钓等于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区。

(1)发展现代化休闲农业。一是扩大白沙茶园和五里路无机茶基地的茶叶种植,提升茶叶品质,讲好白沙“茶的故事”,建成万亩茶叶观光体验博览园。二是扩大青松乡“南药”基地的种植规模,建成万亩南药基地,建设黎药南药大观园、中医药科普基地和南药研发基地。三是发展热带特色产业种植。高效发展咖啡、红心橙、山兰米、百香果等特色产业,建成白沙咖啡、红心橙、山兰米、百香果等 6 个千亩农业观光园,让广大游客“进得来,看不够”。

(2)把乡村旅游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注重呵护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要以“一院一景、一村一景、一路一景、一库一景、一河一景、一园一景”等六个一景建设为抓手,对现有乡村旅游点进行提档升级,精心设计,完备功能,推进农村全域美景建设。特别是要坚持做足“山水”“乡愁”文章,让旅客在游山玩水的时候,找到原始的生态、美的回忆、真的乡愁!突出“四个记忆”:一是突出山水记忆。坚持做到景区铺设的木塑道,都是沿山而铺,沿塘而走,沿河而架,遇树让路,遇田搭路;山上搭建的木屋群,都是用钢架支在空中,房子搭在树中,树木长在屋中,游客住在树中,就能享受到天然大氧吧,能感受到树木会说话,小鸟在呼唤。二是突出文化记忆。白沙是海南黎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民族文化浓郁而独特。要依文造景、以景释文,讲好美女峰等纯美爱情故事;要将停产的白翔水泥厂打造成海南元门城堡康养酒店;要用好红色文化和知青文化,结合美丽乡村(连队)建设,打造白沙起义枪旧址纪念园、白沙解放纪念园、阜龙乡琼崖革命特委老区等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景区。三是突出故园记忆。白沙解放初期,全国各大城市的知青不远千里来到各国营农场,支援海南开发建设,其中白沙是知青下乡人数较多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有大部分知青继续扎根白沙,与他们的后代一起一如既往的支持白沙的建设,但也有一部分的知青,因工作、家庭等原因返回老家工作生活,但他们曾经工作、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农场,都曾经留下了他们的甘甜苦辣、欢声笑语,还有难以磨灭的回忆。因此,白沙要坚持就地取材、因势利导,注重修复各国营农场知青居住过的老房子和庭院、办公楼,打造极具知青年代感的情怀小镇,让省内外的知青故地重游之时,深深感受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感人情怀。四是突出美食记忆。每年都举办 “三月三”“啦奥门”等黎族美食节,把各种山旮旯里的特色小吃,都展示出来。

4.要通过旅游+林业,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林业生态旅游。坚持以人为本,结合白沙旅游景点,搞好林业景观规划,不断优化城乡绿化布局。特别是要打造好邦溪高速公路出口—木棉湖—鹭湖—九架岭—南叉河-茶园—陨石坑湿地公园的绿色休闲观光长廊。从邦溪高速公路出口处开始,在什邦公路两旁的林木种植规划设计,要加强科学研究,因地制宜确定植物种植结构,充分考虑到物种、色彩、季节的变换更迭,注重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力求实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造型丰富、四季常青,让旅客从邦溪高速出口处一进入白沙境内就被沿途靓丽的林业景观所吸引,一路美丽到白沙。

5.要通过旅游+水利,发展水上运动娱乐项目、休闲渔业。水利生态旅游产品既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绿色理念。水利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应以资源特色为基础,突出“亲水性”、“生态性”,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利生态旅游产业。白沙要充分利用松涛水库、南美河谷、元门河谷、芭蕉水库、珠碧江水库、木棉水库等水利资源,开发乘船观光、划船垂钓、竹筏泛舟、篝火听泉、渔家烧烤等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一体化项目建设,实现水利生态旅游的扶贫增收、社区参与等民计民生功能,做到水利生态旅游开发与水资源环境保护协调持续发展。同时,利用九架岭至南叉河的河床整治改造项目建设,让河床两风景秀丽,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观光、闲暇散步的好去处。

6.要通过旅游+体育,发展兵乓球、网球、足球、拳击、举重等特色项目,促进发展健身康体、赛事活动等体育旅游。要结合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基地、国家攀岩训练基地、国家摔跤训练基地、国家拳击训练基地、海南金林白沙国家航空飞行营地、飞碟射击等,进一步完善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白沙运动员村”、“数字化体能训练中心”、“游泳跳水馆”、“体育运动科研康复中心”等项目,打造国际级训练基地,建成“白沙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吸引更多好运动队入驻训练。同时,通过继续引入拳击、攀岩、越野、山地马拉松、航空飞行、铁人三项等全国性特色专项赛事,提升白沙体育品牌和影响力,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7.要通过旅游+生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生态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1)有机转换实现平台,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守好绿水青山,换来的是金山银山。白沙应围绕“山区变景区、资源变资本、农房变客房、产品变臻品”的发展思路,拓宽生态价值。有机转换实现平台,形成“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框架,打造“生态+旅游”品牌。要依托白沙原生态茶园小镇、白沙陨石坑地质公园、圣哒哒湖畔公园、九架岭园热带雨林公园和邦溪国家农业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推进森林养生、生态养生、中医养生、旅游养生等特色养生项目,建设海南美生态旅游胜地。

(2)推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高生态旅游质量。一是要推动参与型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如:发出《生态文明建设倡议书》,划出一块区域,号召为地球家园种一棵树、养一片林,这种号召就是邀请游客参与到白沙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游客旅游过程的参与性。二是要提高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质量。

白沙目前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质量不高,产品也比较单一,游客满意度也不高。因此,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主要讲究休闲方式,质量的提高。如:开发休闲养生类的“生态养生吧旅游”、“生态疗养之旅”;商务运动类的“生态高尔夫”、“生态跑马场”;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生态农庄”等。三是要填补森林生态旅游中专项旅游产品的空白。白沙目前森林生态旅游专项旅游产品处于空的状态,要加强这方面的开发与建设。鹦哥岭热带雨林公园内有各类热带植物种和野生珍稀动物种,被誉为“热带物种基因库”。这些对开展森林探险、地质科考游、自然科普游等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而这些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填补了白沙森林生态旅游专项旅游产品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