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海口:一个激情澎湃,充满活力,任凭想象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3-04-21 11:28:40 作者:
       
不一样的海口。

       从岭南南端的雷州半岛入水,渡过18海里波光激艳的海峡,就是海南省会海口市。在海上过来的人们的视野中,海口就像是飘浮在烟波之上的梦幻之城。特别是夏天,碧蓝而迷离的天空下,它的真实性只能通过一瓢清凉的椰子水来证明。

  海口阳光山烂,植物葱翠,终日沉浸在椰风海韵的熏沐之中。故而,它看起来显得是那样的年轻,富有活力,仿佛是一个任凭想象的地方。

       自然景观:江海交汇 海岛花园

  南渡江蜿蜒西来,奔腾数百里,在海口汇入琼州海峡,这铸就了海口自然景观的基本特色:江海交汇。海口市位于海南岛北部滨海地区,北面是宽阔的琼州海峡,南面是琼北火山群和绵延的丘陵地带,拥有丰富的滨海特色自然景观资源。

  作为一个岛屿城市,海岸线是海口显著的空间特征之一。海口的海岸绿树成荫,阳光充足,大多是典型海域风貌,拥有丰富的海滩与湿地景观资源,局部场地以特色风貌和适宜建设等条件凸显出来,适宜进行城市建设,形成了环形的城市链条。

  海口市域地形地貌特点可以概括为南接青山,北迎碧海,地势平坦,山海相望。海口市域西部和东南部地势较高,点位于马鞍岭。整个海口市域顺延了从南侧山体到北侧大海过渡的整体气势,低矮丘陵连绵,北侧为临海平原,南渡江从中部蜿蜒穿流,形成丘陵、平原与河道并存的地貌特征。较陡地形主要集中在南部丘陵地区,整体地势较平缓,地形条件对开发的限制较少。

  与此同时,海口河流水系众多,南渡江是海南大河流,河道从西南而来,绕过石山火山群北去,在海口北部海岸入海,流经整个市域。南渡江水源丰富,流量大,中下游段河砂资源丰富,水系发达,为沿途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是海口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其他河流、湖泊、滩涂散布整个地区,江东水系资源较南渡江西侧分布更为密集,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也位于此。水系两岸及湖泊周边形成一定范围的绿色缓冲带,形成绿色河流廊道,连接其他绿地斑块,对于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整个市域来看,地处热带气候带并且拥有独特岛屿地理特征的海口,绿化生态基底较好,现状绿地发育茂盛,植被类型丰富。自然林地针阔混交,主要位于西侧,形成石山火山群和东寨港两处节点;农业生产用地以耕地和果园为主,广泛分布于整个地区,绿色基底条件优越。

  海口的市域生态景观格局:水系格局是以南渡江下游作为生态主干,北端与大海相交汇形成“T”字型结构;绿化格局是西绿东郁,西侧田园为基底,东侧密林为斑块,植被茂盛,生态本底优良;城市格局是集中建设区域出现在江海交汇之处,腹地结合山林田园形成城园交错的布局。

       城市文脉:古今更迭 多元融合

       海口城市历史的3个阶段

       阶段 北迁府城,所城初设

  海口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2127年前的珠崖郡。虽然早的珠崖郡遗址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该遗址在如今海口的市域范围内。从2000多年前走来的古城,一路曾驻足龙华区的东潭、琼山区的旧州,唐贞观五年(631年),随着商贸业的发展,再搬迁至府城。由此,海口(府城)始终是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建城之初,海口作为府城的外港,设古渡驿站,成为海南与大陆往来的交通要冲。南宋淳祐年间(1248年),在现海甸村和老市区一带建神应港,又名海口浦,海口因此得名,成为当时本岛大的贸易港口。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海口开始筑城,称“海口所”。

  第二阶段 海口开埠,重心转移

  清咸丰八年(1858年),海口辟为商埠,1875年设置海口海关,并在白沙门建港,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成为一座区域内较发达的近代化港口城市。民国初期(1912年)海口所改称海口镇,虽仍隶琼山县,但在海南的地位已日益突出,政治、经济和交通的重心逐渐向此转移。1926年,“海口所”独设海口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海口成为广东省直辖市,与琼山分立。

  第三阶段 西扩北填,海府融合

  解放后海口的城市空间集中于现在老城区一带。1966-1975年,海口填建滨海大道,城市西向发展空间打开;北部海甸岛也开始填海造地。建省办特区后,海口进入快速发展期,沿海岸向西的带形扩展更明显;海甸岛也得到较快发展。同时,海口与琼山相向发展,边界逐渐模糊,建成区连成一片。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琼山正式并入海口,两地行政壁垒消除,融为一体。

       海口历史人文5个特色

  一、文风鼎盛,海外奇甸。府城作为海南千年来的政治中心,浓缩了海南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中西合璧,南洋名埠。塑造了开放、包容、时尚的城市性格。

  三、红旗屹立,琼崖星火。凸显了这座城市鲜明的“红色基因”。

     四、“海浪椰风,绿岛明珠”,特殊的地理气候,构成了海口区别于内陆城市的风貌特色。

  五、奇山奇石,筑室映城。琼北火山群是我国的火山群落,早在海南生活的先民们利用火山石作为材料构筑自己的家园,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火山文化。

       建成环境:城园交错 组团分隔

  海口城市今天的现状建设,基于两版城市总体规划:即1988版总规和2011版总规。1988版总规就借鉴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经验,确定了带状组团式布局。规划从编制之初就突破了行政界线的局限,将海口、琼山的府城和澄迈的老城作为一个城市考虑。如今,海口市域城镇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由市和建制镇组成的两级城镇体系。

  海口的现状建设有三大特征从空间分布差异上看,海口市城镇空间分布密度总体表现为由北向南呈梯度递减,城镇建设用地多毗邻主要交通干线。北部平原地区城镇分布密集,南部山林地区城镇分布较分散,南北差异显著。

  从规模发展上看,总体不协调。主城区城市发展水平较高,但各建制镇发展水平普遍较低,规模较小,市域城镇体系从等级结构上来看不够完整,建制镇功能和空间方面对广大乡村腹地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从建设用地上看,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张有局部突破南控带、向南拓展的趋势,与临近主城区的城镇呈相向发展的态势,空间上也体现出增长极核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提升的城市发展规律。

  2011版总规设定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和职能,在一段时期内较好指导了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海口城乡空间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城乡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均得到提升,资源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但市域层面仍存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突出的问题。《报告》建议,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口一直致力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从2011版《海口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可以清晰看出。该规划提出,要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提升现有园林绿地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保护与国际旅游功能兼容、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网络,将海口建设成为富有热带海岛景观特色的花园式、宜居型生态旅游城市。由此,市域绿地系统从北到南分为五个部分:北部滨海生态绿廊、主城区、中部带状公园生态绿廊、生态旅游区、南部农林生态绿区。

       建设风格:根植本土 体现时代

  海口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历史与未来辉映的城市,这一点在海口的城市建筑上有明显的体现。

  驱车沿长堤路到滨海大道,依次进入眼帘的是骑楼、海口老城区和现代化建筑群;或站在红城湖畔南北张望,南侧是1000多年前沿袭建设而成的府城古城,北侧则是气势恢宏的国兴大道塔楼群。在这两处,你都可以有一种时空穿越、跨越千百年的亲身体验。

  海口就是传统建筑风貌与现代建筑风貌并存的城市,这体现了海口的历史沉淀与发展速度。

  从传统建筑风貌上来看,海口地域文化鲜明,处于热带滨海地区,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特色,美学特征明显。现状城市建设对海岛自然风光有一定呼应,城市道路肌理与海岸线形态相协调,城市景观与园林设计也凸显了地域性植物特色,突出了椰城的特点。

  同时,海口历史文化悠久,文人文化生生不息,南洋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代代传唱。府城、所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风格明显,形制美观、功能性强的骑楼建筑是海口的特色建筑。在历史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区域,新的城市建设也与传统建筑有一定结合,新建的建筑形态特色对传统风格有所继承。

  而从现代建筑风貌上看,海口不但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自设立特区以来,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完善,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战略支点城市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中心城市,海口近年的城市建设也越来越体现出鲜明的现代化特征。

  在主城区中心组团,以国兴大道片区和金贸片区为代表,已初步形成了以商务办公、酒店娱乐功能为主的现代超高层建筑区;在长流组团滨海起步区,建成了海口国际会展中心、海口市政府办公区等大型现代功能建筑群,彰显了新时代的风范。

       近年来,海口在城市文化地标建设上持续发力,通过文化铸魂,塑造和展示传统与现代交融、厚重与活力并存的城市气质,五源河文体中心、海口演艺中心、区文化馆、特色文化商业街区等一批批高品质的公共文化设施陆续投入使用,塑造了城市的“精气神”。如今,在海口,文化惠民活动愈加丰富,传递着更多民生温度,彰显了城市活力与魅力。